<listing id="xhjnz"></listing>

      <address id="xhjnz"><nobr id="xhjnz"></nobr></address>
      <address id="xhjnz"><address id="xhjnz"><listing id="xhjnz"></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hjnz"><listing id="xhjnz"><meter id="xhjnz"></meter></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hjnz"><address id="xhjnz"></address><address id="xhjnz"></address>
      <address id="xhjnz"><dfn id="xhjnz"></dfn></address>

      甘肅旅游網歡迎您!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

      搜索 請先輸入查詢內容!
      甘肅概況
      甘肅特色
      節慶活動
      旅游亮點
      古今甘肅
      精彩視頻
      特色甘肅

      祁連綠洲

      高原饋贈

      民族風情

      定西洋芋

      景區
      都市風情
      鄉村景區
      紅色景區
      休閑景區
      主題公園
      自然景區
      人文景區
      酒店
      度假村
      精品型
      舒適型
      高檔型
      豪華型
      經濟型
      餐飲/特產
      快餐
      自助餐
      面食
      清真
      火鍋
      特色小吃街
      本地特產
      旅行社
      出境游
      周邊游
      本地游
      商家
      購物中心
      農家樂
      娛樂
      活動
      絲路活動
      節慶活動
      自駕游活動
      民族活動
      賽事活動
      其他活動
      線路
      自駕探險游
      健康度假游
      和諧親子游
      教育科技游
      紅色線路游
      低碳環保游
      文化歷史游
      • 歷史背景

        崆峒山風景區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 。

        崆峒山景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關塞”、“道源所在”等美譽。

        崆峒山是上古三皇誕生之地,又是女媧、夸父的誕生地,文化久遠深厚。因此,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在其功業成就之后西巡疆界,親自登臨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隱居的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崆峒山,道教的發源地之一。道教作為一種宗教起源于東漢,而它的思想理論基礎卻是盛行于春秋以來的黃老之學,黃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師,據道教典籍記載,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煉的廣成子,而廣成子又是黃帝的老師,追根溯源,所以崆峒山被譽為“天下道教第一山”。

        佛教在崆峒山也歷史悠久,唐代時,山上佛教活動已具規模。據鑄造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鐵鐘上的銘文記載,崆峒山中臺至皇城的上天梯石臺階就是仁智禪師在唐貞觀年間開鑿的,還有唐太宗為山上明慧禪院御賜田地的記載。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達19處。



      • 主要景點

        朝陽洞

        崆峒山有許多大大小小、或深或淺的石洞,據初步統計,共有大小32個洞子,崆峒山得名,與山上的石洞有很大關系,即取”空空洞洞“之意。這些洞子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說法,朝陽洞即是其中一個較有名氣的石洞,位于獅子嶺東側絕壁上,此洞不甚大,這里沒有出入的路徑,游人很少到此,因此,顯得十分幽雅寂靜。據說早晨初升太陽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內,故名朝陽洞。

        雷聲峰

        雷聲峰的險奇堪稱崆峒一絕,雷聲峰不是飛來峰,它是主峰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條支脈,宛如主峰的一條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濤濤的前峽河水。這條山脊全長200米,最高處不過5米,整個山體均為丹色石質,其東西兩側下臨絕澗,南面的絕壁上有人工開鑿的石級,可通向棋盤嶺。雷聲峰巖壁陡峭,下臨深淵,在雷雨時節雷聲在空谷依欄而望,崆峒激蕩,猶如山崩地裂,驚人心魄,故取名“雷聲峰”。

        蓮花寺

        崆峒山五臺寺之一,據碑記,初建于唐貞觀年間,寺周原多古松。清末兵燹后傾圮。民國4年(1915),由朱進財等人募資,歷經18載,恢復坐北大殿3楹、土地祠1楹、山門1座、廂房16間。民國25年,鄭浚主持創建面東兩層磚木結構西方三圣樓5楹,其后又由僧人普善、普化主持更新山門,修建馬廄3間,1958年后廢。1983年由僧人釋常慧募資重建面西廂房6間,1985年修復面南大殿3楹,由藝人戴國華重塑金身釋加佛、文殊、普賢菩薩及18羅漢像。1990年由佛教協會主持恢復復面東三圣樓三層五間,一至二層為僧房。

      • 文人墨客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 地形地貌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屬于丹霞地貌。崆峒山是六盤山支脈,受差異風化、水沖蝕、崩塌等外動力作用,形成了孤山峰嶺,峰叢廣布,方山洞穴發育,怪石突兀,山勢險峻,氣勢雄偉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觀。崆峒山地形是國內丹霞地貌類型中形成時代較早的類型,是大面積黃土高原上獨有的自然奇觀。            

      • 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季節]

        夏、秋,溫度適宜。但要注意防曬。沿途推薦游覽天水市伏羲廟、麥積山石窟、秦安縣的鳳山景區和興國寺

        [交通指南]

        公路:1.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平定高速、西長鳳高速,另有平天高速公路和平寶高速及連接線兩條高速正在規劃建設。

        2.國道:312國道。

        3.省道:天水一平涼、銀川—平涼、寶雞—平涼等。

        a.西安至平涼駕車線路:西安—咸陽—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涇川—平涼,走福銀高速,至平涼西(崆峒山)出口下高速,再向西行2公里到達廣成驛站,總里程約305公里,全程約4小時31分鐘。

        b.銀川至平涼駕車線路:銀川—銀川繞城高速—京藏高速—固原/G70/西安—福銀高速—101省道—312國道—平涼,走福銀高速,至平涼西(崆峒山)出口下高速,再向西行2公里到達廣成驛站,總里程約426公里,全程約5小時14分鐘。

        c.蘭州到平涼駕車線路:蘭州—柳忠高速入口—巉柳高速—312國道—平涼。走平定高速,至平涼西(崆峒山)出口下高速,再向西行2公里到達廣成驛站,全程約328公里,全程約5小時2分鐘。

        鐵路:寶中鐵路線貫穿平涼,從平涼搭乘火車,可以到達蘭州、西安、銀川、上海、烏魯木齊等地。下附平涼火車站主要目的地列車時刻表。



      • 大象山
        大象山

        大象山是大自然造化的奇跡

        大象山大象山是大自然造化的奇跡,也是丹霞地貌的杰作之一,這對大象被人們附會了一個神化故事,相傳當年黃帝問道時,帶來兩只大象,黃帝上山問道,隨行眾臣無路登山,兩只大象后來找尋到這里,眾臣才上山去了,因林木茂密,山路陡峭,只有這對大象上不去山,忠實的大象只能默默地守候在這里,直至變成石頭,還一直忠實地守望著。

        查看更多
      • 二郎石
        二郎石

        二郎石位于崆峒山景區東門溝口偏東處。

        二郎石二郎石位于崆峒山景區東門溝口偏東處。兩塊巨石當水而立,高寬各約4米。兩石相距兩米左右,相對處各有一孔。傳說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因求道不歸,臣民等的心急火燎,憂心忡忡,便決定搬石取土修筑山峰,為的是能親眼看到皇帝早日下山。臣民筑山的誠意感動了二郎神,在二郎神的幫助下山峰修筑的十分迅速,當山峰修筑到現在的高度時,被玉皇大帝發現了,下旨道“豈能超過崆峒山”。

        查看更多
      • 朽木橋
        朽木橋

        朽木橋在崆峒山北峰,東、西、北三面都是壁立的懸崖

        朽木橋朽木橋在崆峒山北峰,東、西、北三面都是壁立的懸崖,南面只有兩米寬的一條道通往中臺,中間還有兩道塹壕,深二十余米。古時候住在中臺的出家人,曾架起一座獨木橋,供僧道和游人叩頭燒香。時間長了獨木經長久的日曬,風吹、雨淋漸漸變成了朽木,傳說,凡是正人君子、忠誠良將、孝子節婦,過此橋時都安然無恙;不孝雙親、傷天害理、不義之人過此橋時就會雙腳踩空從懸崖摔下去,于是朽木橋成了檢驗善惡的“試金石”,曾有詩道:正

        查看更多
      • 飲月石
        飲月石

        飲月石,也有人叫它為日月石,一直從古叫到現在。

        飲月石相傳有一回,白鶴童子把煉好的仙丹在浴丹泉里浴好往回返時,剛剛飛到這石峽上空時,忽然見他的師叔赤松子也駕云迎面而來,他忙給師叔行禮,一不小心將仙丹墜落,待行禮完畢后,發現仙丹已落入一塊石頭上,他忙飛下去想拿回來,可是這仙丹嵌入石中,用多大的勁也取不出來。這時他非常著急心想:若取不出仙丹,回去怎么向師傅交待呢?正在他心急火繚之時,誰知廣成子已站在他跟前,態度和藹地問道:“怎么?取不出來了?誰讓你粗心大

        查看更多
      • 千手觀音殿
        千手觀音殿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

        千手觀音殿據佛教講,千手觀音原是妙莊王的三公主,當她抗婚后,決心入寺為尼,妙莊王堅決不允,命她以劍自刎,然而劍不但沒有傷到她,反而斷為千節,妙莊王令人將她悶死,使其靈魂墜入地獄,但管地獄的閻王使她重生在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蓮花上,她在那里活了九年,為人治病。有一年,妙莊王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百醫無效。一天夜里,醫神華陀給妙莊王托夢,說妙莊王這種病只能用親生女兒的雙眼雙手為藥引入藥,服后才能醫好。大女兒聽了嚇得躲了

        查看更多
      • 打兒窩
        打兒窩

        在崆峒山路旁的石崖上有凹進去的淺洞,人稱打兒窩。

        打兒窩相傳,在很早以前,平涼府有個叫韓樂平的府王,他娶妻數年了,就是不生養,一時愁得韓王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因他一心為民,樣樣事都往百姓心上辦,所以他很受人民的愛戴。可就這一點事成了他心病。有一天,妻子對丈夫說:“官人,咱們到崆峒山子孫宮求求神仙吧,聽說凡是求過的人都很靈驗,我們就去再求幾次吧”。韓王見妻子這樣說,他就同意了。當他們來到這月石峽的山路上時,已累得再也爬不上去了,就在這里坐下休息。當他喘過

        查看更多
      • 羅天大醮法會
        羅天大醮法會

        “羅天大醮”是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動之一

        羅天大醮法會

        “羅天大醮”是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隆重的大型宗教活動之一。“羅”,是指三界之上的大羅天;“醮”,是道教祭祀三清四御、五星列宿的一種儀典。按道經規定,普天大醮供奉3600神位,周天大醮供奉2400神位,羅天大醮供奉1200神位,這三種醮儀是道教最大規模,品格最高的道教醮典法儀,前兩者均為國家修奉,唯羅天大醮的修奉無限制,三種醮儀均有護國佑民、延...

        查看更多
      • “四月八”廟會
        “四月八”廟會

        “四月八”廟會是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的傳統宗教活動

        “四月八”廟會

        “四月八”廟會是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的傳統宗教活動,每逢節會,崆峒山都要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宗教祈福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宗教人士和信眾們云集崆峒山,走游全山的每一處宮、觀、寺院,誦經、上香、叩拜,舉行特殊的宗教活動,同時也祈福還愿,虔誠祭拜,乞求家和人康,祝愿國泰民安,這些活動都為崆峒山增添了一份更加莊嚴、神秘的色彩和氛圍。

        查看更多
      • 崆峒武術
        崆峒武術

        崆峒武術創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

        崆峒武術

        崆峒武術創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并稱為我國著名三大武術流派。始祖飛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學藝,后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其第十代掌派燕飛霞,曾在1956年北京全國武術觀摩賽時獲冠軍。97年隨中國武術團出國緬甸表演,獲劍、槍、拳、掌和拂塵五項冠軍。1959年離開崆峒先后在新疆、上海、南京、無錫、廣州等傳授弟子,名...

        查看更多
      • 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

        據說軒轅黃帝姓公孫,名軒轅

        黃帝問道

        據說軒轅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因土是黃色,能生成物,故稱黃帝。他戰蚩尤,降神龍,統一了中原部落,建立了部落聯盟;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車,務桑蠶;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發明指南車等,普天之下國泰民安。黃帝深受人民擁戴,在天下享有極高的威望。軒轅黃帝見天下太平,也心滿意足,漸漸便不理政事,而是注重于調劑身體,娛樂耳目。結果弄得他面色憔悴,...

        查看更多
      • 景點級別

        景點級別 AAAAA級

      • 開放時間

        06:00~20:00

      • 門票預訂

        駝行網,敦煌智慧旅游官網,去哪兒網,攜程網,驢媽媽,百度旅游,途牛

      • 景區地址

        崆峒山(kōng tóng shān):道教圣地,距離甘肅省平涼市區12公里,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

      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
      關于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聲明 招賢納士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931-8873901 旅游投訴電話:0931-8826860

      版權所有: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0879號

      暖暖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最新